实用肝脏病杂志
主办单位: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
国际刊号:1672-5069
国内刊号:34-1270/R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25703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ICG与MELD对肝衰竭患者肝脏功能评估统计策略
摘要: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(ICG)与终末期肝病患者(MELD评分)对肝衰竭患者肝脏功能评估的作用。方法 研究湘雅三医院88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例,依据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,运用spss19.0统计分析软件作线性回归分析,得出ICGR15(%)、K值与MELD两者之间的相关性。结果 本次研究中将88例肝衰竭患者,按照MELD评分分值,将其分为MELD≤10、1015三组,ICGR15(%)分为ICGR(%)≤10%、10%  关键词:MELD评分;ICGR15(%);K值 
  如今肝脏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且最易出现多发性病变的一种疾病。肝癌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,发病死亡率也在逐年增长,患者数量及手术量一直居于首位,严重的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。 
  目前临床上评价肝脏功能的评分体系有很多,从2002年起,美国采用新的肝脏分配评分体系---终末期肝病模型(model for end-stage liver disease,MELD)是目前临床上对肝脏储备功能运用最广泛的评估体系,运用胆红素、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(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n,INR)等常规生化检查和病因结果计算得来,预测公式最初为R=0.957×loge(肌酐mg/dl)+0.378×loge(胆红素mg/dl)+1.120×loge(INR)+0.643(病因:胆汁淤积性和酒精性、肝硬化为0,其他原因为1),而同时在临床上还运用吲哚菁绿(ICG)排泄试验,吲哚菁绿(ICG)排泄试验是评价肝脏储备功能试验中较为敏感的方法[1-3]。其检测指标如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(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,ICGR15)和吲哚菁绿血浆清除率K(indocyanine green clearance,K value),可以对MELD评分系统进行有利的补充。因此,研究MELD评分与吲哚菁绿(ICG)排泄试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,能够指导临床医生对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功能做出最准确的评估。 
  1资料与方法 
  1.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~2014年5月湘雅三医院普外科移植中心肝脏疾病患者总共88例,正常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,其中男性患者73例,女性患者15例,年龄20~80岁,平均(52.59±13.06)岁。所有患者入院前进行血清生化学检查,检查患者的常规肝功能、凝血功能等,并对患者腹部、上腹部等进行影像学检查,然后按照MELD的评分标准进行分组,每个患者均接受吲哚菁绿排泄试验。 
  1.2实验方法 
  1.2.1实验前准备 依据患者入院当日的生化全套指标、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(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,INR)及阳性体征,计算每个肝衰竭患者的MELD分值。MELD计算公式为R=9.6×ln(肌酐mg/dl)+3.8×ln(胆红素mg/dl)+11.2ln(INR)+6.4(病因:胆汁淤积性和酒精性肝硬化为0,病毒等其他原因肝硬化为1),结果取整数。 
  1.2.2入选患者ICG试验测试过程[4] 
  1.2.2.1检验前准备 ①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,因ICG内含碘,对碘过敏的患者,不能进行ICGR15min试验的检查。②患者禁食6~8h、禁止饮水4h,保持平稳心态,检测期间内病房关闭手机等无线设备,避免人员来回走动,保持病房安静,避免患者情绪有所波动。③测量并记录患者身高(cm)、体重(kg)以及检测3d血红蛋白(g/dl)的结果。④准备试验所需物品,如棉签、胶布、酒精、静脉穿刺针、国产吲哚菁绿试剂、生理盐水、注射器、5ml灭菌注射用水等,用来配置ICG溶液。具体配置方法:用5ml灭菌注射用水稀释25mg吲哚菁绿试剂,配制5mg/mlICG溶液,反复吸取溶液,观察玻璃壁或者其他地方有无残存不溶药剂,充分溶解ICG。使用剂量:按每公斤体重0.5mg用药来计算ICG用量。 
  计算公式:ICG粉末量(单位:mg)=体重(kg)×0.5mg/kg 
  ICG溶液量(ml)=ICG粉末量/浓度=(体重(kg)×0.5)/5=体重/10 
  1.2.2.2检测步骤[5] ①开启DDG分析仪及数据分析软件,连接鼻探头并固定安装,选择BV/K模式。②输入患者姓名、年龄、住院号、血红蛋白数值(mg/l)、身高(cm)、体重(kg)、ICG量。③患者平卧,静息15min左右后,建立输液通道、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,穿刺点选择一侧肘正中静脉较粗的位置穿刺,穿刺成功后,先用生理盐水推注,保证静脉畅通、无外渗,然后将计算好的ICG溶液量在10s内快速注入至体内,推完后快速滴注100ml的生理盐水。④为保证ICG全部静入血液,用鼻探头时刻监测血中的ICG浓度。⑤顺利检测完后,拔出输液装置。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。
1.3统计分析 利用spss.19统计学分析软件,将所有研究对象按MELD评分、ICG标准进行分组,进行χ2检验,研究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。通过线性回归分析MELD与ICGR15(%)、K值之间的关系,利用ROC曲线分析,研究MELD评分系统与吲哚菁绿(ICG)排泄试验的相关性,并研究其意义。 
  2结果 
  2.1 MELD评分以及ICGR15结果 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(TTBil、Cr、PT、INR、MELD评分)进行分析,发现患者结果一般在参考值范围内,参考值范围出自湘雅三医院检验科生化实验室和临检实验室,见表1。按照MELD模型公式对患者进行评分,据其分值分为三组:MELD≤10,共计61例,占69.32%;1015,共计17例,占19.32%。18例死亡患者的MELD平均分值为(17.75±2.94),ICGR15(%)为(33.18±18.32)%,存活患者的MELD平均分值为(7.12±5.20),ICGR15(%)为(9.57±5.1)%,MELD和ICGR15(%)组别之间χ2检验分别为t=3.159,P<0.001和t=3.241,P<0.001,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,见表2和表3。 
  2.2 MELD评分与吲哚菁绿(ICG)试验之间的关系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MELD与ICGR15(%)、K值之间的关系,图1以ICGR15(%)为自变量,MELD评分为因变量,利用Pearson做简单的相关回归分析,R=0.595,P<0.05,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,见图2,以K值为自变量,MELD评分为因变量,R=-0.260,P<0.05,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。 
  2.3 ROC曲线及线下面积AUC 运用spss19.0统计学分析软件,以敏感性为纵坐标,特异性为横坐标,将数据分为两组,2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,88例肝衰竭患者为试验组,绘制出ROC曲线,x轴代表特异性,y轴代表敏感性。由ROC曲线图分析得,ICGR15(%)的ROC曲线面积大于MELD评分曲线面积,ICGR15(%)曲线面积AUC=0.721,MELD评分曲线面积AUC=0.666,ICGR15(%)-MELD曲线面积AUC=0.905,且ICGR15(%)敏感性高于MELD评分值,特异性低于MELD值,ICGR15与MELD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,见图3。 
  3讨论 
  肝脏作为人体最主要的器官之一,因其具有合成、解毒、代谢、分泌、生物转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,故又被称为"加工厂"。目前,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,相继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来评估肝衰竭患者肝功能,其中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就是MELD评估体系,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替代以往标准的分配原则。本次实验对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自2013~2014年5月的88例肝衰竭患者进行χ2检验分析,首先将MELD评分分为三组,t=3.159,P<0.01,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。且MELD评分﹥15时,死亡率为47.06%,高于其他两组数据百分比,可提示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术前MELD评估时,要特别注意分值在15分以上的的患者,警惕患者出现死亡的可能性。MELD评分中的三个指标是以客观的血清生化学检查作为依据,但其病因需要人为解释,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,而且评分体系中的Cr受患者血容量不足或者过度使用利尿剂而升高,胆汁淤积会使维生素K吸收不良造成INR延长,这些肝病外因素会造成MELD评分系统受到肝病病情的影响,因此,离准确的预测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评估尚有不足之处[6-8]。 
  吲哚菁绿排泄实验,一般正常人静脉注入大约30min之内97%会从血液中排出,但肝功能不完全、肝硬化患者等,ICG实验测定,其消失曲线最初会呈直线下降,15min后趋于平坦,从ICG的摄取、处理、排泄3个方面。综合的反映了肝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状态,Merle用ICG排泄试验预测了25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不能自行恢复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.90,敏感度为85.7%,特异性为88.9%。故临床上也经常使用ICGR15(%)作为评价肝功能的敏感指标。表3将ICGR15(%)也分为三组,t=3.241,P<0.01,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。分析结果显示ICGR15(%)越高,死亡风险率也越高。有文献表明,ICGR15(%)高于14.8%即预示着早期肝功能损伤的出现,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到80%,优于常规生化指标,肝衰竭患者的ICGR15>60%时,80%3个月内死亡。ICG清除试验能准确判断患者预后(存活概率)和评估肝功能的变化情况,因此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。但是,ICGR15(%)受到肝血流量和胆汁排泄等影响,所以,运用ICGR15(%)的检测需要结合其他评估体系,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估。 
  本次试验运用统计学中线性回归方程来表明MELD评分与吲哚菁绿排泄试验的相关性。图1可得,MELD评分随着ICGR15(%)的增高而增高,利用Pearson做简单的相关回归分析,R=0.595,P<0.05,故MELD评分与ICGR15(%)显著正相关。图2中,MELD评分增高,K值降低;MELD评分降低,K值增高,R=-0.260,P<0.05,故MELD评分与K值可能存在负相关性。 
  ROC曲线图可以用来比较两种诊断试验或评价标准的临床意义,通过图形可清楚地对比出两种方案的价值大小。本次资料分析后,根据分析结果绘制的ROC曲线显示,ICGR15(%)曲线面积AUC=0.721,MELD评分曲线面积AUC=0.666,ICGR15(%)-MELD曲线面积AUC=0.905,这表明两种评价方案,在预测肝衰竭患者肝脏功能方面,ICGR15(%)的敏感性高于MELD评分,MELD评分的特异性高于ICGR15(%),与文献报道一致,联合两者指标,有利于更近一步提高预测肝衰竭患者肝脏功能的准确性。  4结论 
  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,MELD评分与ICGR15(%)、K值均有较好的相关性,MELD评分与ICGR15(%)呈正相关性、K值呈负相关性。两者结合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评估具有重要作用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实用肝脏病杂志 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实用肝脏病杂志 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